太田痣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,颞,前额,颧部和鼻翼,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,二支分布的区域,单侧分布,偶为双侧性(约10%左右),约2/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,结膜,角膜, 虹膜,眼底,视神经乳头,视神经,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,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,耳颈,躯干,上下肢等部,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。多发于颜面一侧的上下眼睑,颧部及颞部,偶发于两侧颜面,约有2/3的患者同侧巩膜蓝染,上腭及颊黏膜也可受累,分布通常限于三叉神经第一,二支所支配的区域,皮损通常为斑状,其中偶有结节,可为褐色,青灰,蓝,黑等色,褐色沉着多为网状或地图状,而蓝色色素沉着较为弥漫,50%的色素斑是先天性的,其余出现在10岁之后,偶有晚发或妊娠时出现,可伴发伊藤痣和鲜红斑痣。
2017-08-21 21:58:38